一、GB/T33761-2017绿色产品管理体系认证讲解
制定背景与目的:
背景: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,我国也积极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。为了解决之前 “绿色”相关产品标识种类繁多、制度分头设立、认证标准不统一等问题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》,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,在此背景下制定了该标准。
目的:规定绿色产品评价的基本原则、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,为各领域、各行业、各类别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制定提供方法基础,推动绿色产品的发展,引导企业生产绿色产品,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。
主要内容:
绿色产品的定义:在全生命周期中,符合环境保护要求,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危害小、资源能源消耗少、品质高的产品。这一定义强调了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,从原材料获取、生产、使用到废弃处理等各个阶段都要满足绿色要求。
评价指标:
资源属性:关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,包括原材料的使用效率、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比例等,鼓励企业减少资源的浪费,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。
能源属性:衡量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程度,以及能源的利用效率。例如,产品的能效等级、能源的回收利用等方面都是评价的重要内容,推动企业开发节能型产品。
环境属性:主要考察产品对环境的影响,包括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、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处理等。要求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尽可能小,符合环保要求。
品质属性:强调产品的质量和性能,确保绿色产品不仅具有环保特性,还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和消费升级需求,具备较高的品质和可靠性。
评价方法:标准中明确了绿色产品的评价方法,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。对于一些能够量化的指标,采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评价;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,则通过定性的方式进行评估。还规定了评价的流程和步骤,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。
认证流程:
提交申请:企业向具有绿色产品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,并提交相关的文件和资料,如营业执照、产品质量检测报告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。
初始检查: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,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、生产工艺、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情况。还可能对企业的生产现场进行检查,核实企业是否具备生产绿色产品的条件。
产品抽样检验:认证机构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,并送到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。检测项目包括产品的资源属性、能源属性、环境属性和品质属性等方面,以确保产品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要求。
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:认证机构根据企业提交的资料、现场检查情况和产品检测结果,对企业的绿色产品认证申请进行评价。如果评价结果符合要求,认证机构将颁发绿色产品认证证书;如果不符合要求,认证机构将通知企业并说明原因。
获证后监督:企业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证书后,认证机构会对企业进行定期的监督审查,以确保企业持续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要求。监督审查的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、产品的生产过程、产品的质量控制等方面。